当前位置 首页 > 头条资讯 正文

华夏头条 | 心怀复兴梦,一生两弹情——陈栋标

  走进上海的“两弹一星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退休干部陈栋标每天都在忙碌的讲解。当年的奋进青年响应国家号召,扎根“金银滩”草原,隐姓埋名,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核事业。今天的古稀老人,怀揣“复兴梦”,为了祖国的强盛发展,社区的建设,仍在尽洒余热。2021年6月8日,他作为上海浦东12名老党员代表获颁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。

  放弃大城市: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

  毕业前夕,陈栋标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报告。周总理指出,青年人要有远大理想和抱负,志在四方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到社会实践中去,拼搏为党、为祖国、为人民做贡献!周总理的指示给了青年学生很大启发和鼓舞。陈栋标放弃了到上海某科研单位的机会,在第一志愿上这样填写,服从组织分配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到边疆去,到最艰苦的地方去!于是,陈栋标分配到青海221基地工作。从那时起他立下了这样的愿望,为国防事业奋斗终生,为核事业工作到退休。

  一生两弹情:二二一的事业不能丢不能忘

  九十年代初,二二一厂正式退役,曾经的年轻小伙儿卸下了光荣使命,就此告别奋斗了三十年青春的青海,回到了上海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在火车上,陈栋标想了许多,二二一厂撤了,但二二一厂从事的事业,不能忘,不能丢!要把青海金银滩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,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讲给更多人听,把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,感悟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更多力量。

  于是,陈栋标与其他老同志老党员行动起来,2001年7月开始筹建“两弹一星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在他的影响下,许多老同志老党员自发捐赠珍藏多年的历史照片、证书、纪念奖章等物品。基地建成至今20年,陈栋标一直义务担任教育基地讲解员。有的参观者问他:“你们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搞科研不害怕吗?不后悔吗?”陈栋标总是说:“有了原子弹,中国人才能挺直脊梁,我们为了核事业而献身,为的就是让祖国底气十足地屹立于世界,我们做到了,无怨无悔。”

  目前,该教育基地现已成为浦东新区“十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中核集团首批“党性教育基地”。2019年12月16日这个“两弹一星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支部,荣获“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”。同时陈栋标主动担任上钢街道“阳光讲师团”成员,就连回乡探亲也不忘向亲友和母校师生宣传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。

  做快乐的事:发挥余热奉献社会

  陈栋标从青海回到上海后就被街道邀请担任居委会书记、党总支书记兼信访统战工作。济阳居民区有一千多户人家,4000多人口急事难事、小事大事,层出不穷。一位30多岁的无业青年患有严重的“甲亢”,家里只有一低收入的老母,陈栋标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积极筹款为他治病,后来又为他争取到固定的救助款,帮他找了合适工作,生活有了保障。在居委会工作的九个年头,与大家齐心协力创文明小区,1997年至1999年先后被评为区级、市级文明小区。他还组织老年志愿者队伍为“世博会”服务,为社区文明建设服务,在人生舞台上尽情展现着老年人风采。陈栋标常说:“爱党爱国已融入我的血液,成为我人生信仰和不变的追求,退休后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社会,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!”

华夏人物网-展华夏人物风采,传中华文化神韵!本站以原创内容为主,部分文章,图片由网友提供或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交流与学习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© Copyright Powered by 人物网 · 人物百科 .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11005号 .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762678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 QQ交谈

邮箱: 997736082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商务合作
商务合作

商务合作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